課程名稱:針筒妙妙用
發表人:台北市自然輔導團-祁明輝
課程說明:
利用針筒做多功能教具,透過動手做進行探究與實作。
*********
課程名稱:原子呵呵呵
發表人:新竹市培英國中-楊易倫
課程說明:
原子的結構的發現歷程是個Long story,因為必須補充的背景知識太多了,老師只好用「總之,湯木生從實驗電子、拉賽福從實驗發現原子核,記起來…..」,透過汽車迴轉影片讓學生思考湯木生發現電子的歷程,透過教師示範BB彈發射思考未知的神秘結構,總之BB槍一拿出來,學生不注意也難,進而引導學生原子發現與推論。
**********
課程名稱:玩樂中學科學
發表人:金門縣潮埔國小-楊恭墉
課程說明:
本學年度規畫樂高LEGO機器人專題,透過操作動手做科學,提升學生科學興趣,加深對自然與生活科技的學習動力,從玩樂中探索科學的樂趣,更進一步培養學習問題解決的能力。在課程教學中,看到孩子專注認真的神情,面對問題,努力思考解決方案,透過不斷的修正,最終解決問題,其臉上呈現出自信的神情,及自我成就感,讓人覺得對此項課程的安排與教學付出是非常值得的。
**********
課程名稱:棄養動物世界
發表人:新北市三重國中-顏端佑
課程說明:
棄養動物與外來物種野放,造就生物悲歌,對於外來動物去留,我們僅能用教育的方式讓學生去討論對於放生還是放死的議題,校園內收留及移除外來生物,或許都不是對的作為,但是至少可以給這些流浪動物沒有生態危害,沒有生命危害。藉由外來物收容,可以引發學生對於外來寵物飼養氾濫議題,生命教育的過程,也藉由接觸動物來了解生物體構造,其演化的過程,同時對恐懼生物的迷失。
**********
課程名稱:前進石虎島
發表人:新北市樹林國小-胡秀芳
課程說明:
「前進石虎島」是以KWL閱讀策略融入石虎島桌遊教學,教學對象設定為國小五、六年級的學生,所需的課程時間為80分鐘(二節課)。以分辨石虎的提問做課程的開端,接著以四人一組的讀書會模式,將特有生物保育中心出版的「大地的孩子~石虎的返家之路」影片作為閱讀素材,進行KWL的閱讀探究。各組選擇合適的主題作為小組任務,帶著疑問邊看邊思考。藉由小組發表與分享,對石虎的外型特徵、習性、食性、棲地、重要性、生存危機、研究方式、保育方式等。對石虎有初步認識後,再進行「石虎島─生態教育桌遊」,讓保育石虎的知識與態度,傳達給參與教學活動的所有成員中。
**********
課程名稱:從愛科學玩具到愛玩科學
發表人:臺北市西松國小-帥繼華 & 張硯棻
課程說明:
報名超過200人次的科學玩具競賽,如何從一個不起眼的活動,演變成廣受學生歡迎、期待的精彩賽事呢?籌備期間的運作模式、參賽辦法、宣傳方式有沒有什麼訣竅呢?透過校內科學玩具競賽又能帶給老師什麼省思,以及教學上的新刺激與回饋呢?攤位展出內容分享本校實施科學玩具競賽的經驗,提供給想辦理科學玩具競賽的教師們參考。
留言
你必須 登入 才能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