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教育部駐波士頓辦事處教育組
一、不要整堂Zoom線上課程都播放投影片:即便在實體課堂中,盯著投影片一整個小時都很難受,不過至少在課堂上,學生還能看著教授或其他一段距離以外的事物,而如果長時間盯著筆電螢幕上的投影片可能提升眼壓。
二、提供更多主動學習與討論的機會:我的意思不是完全捨棄講課(不論是Zoom或實體教學),講課有存在的必要,教師身為領域專家,必須透過講課來解釋複雜的概念。不過不論是實體、線上或混合式課程,在課堂中穿插學生活動是一個好方法。
三、要求學生使用某種科技工具前,自己務必先熟習這項工具:去年突然轉為遠端課程時,教師可能沒有太多時間摸索工具,但往後教學時,在要求學生使用某項科技前,你應該要能掌握基本使用方法。
四、維持匿名調查:許多教師都在疫情之初開始使用Zoom的調查功能,檢視學生的學習狀態。這類讓學生提供意見回饋的機會非常實用,透過線上軟體很容易進行。「你對閱讀教材有什麼想法?」、「你對教材有什麼問題嗎?」這類簡單問題都可以幫助教師瞭解學生的疑惑之處,並藉此調整教學方式。
五、請學生多多起身活動筋骨:如果下學期逐漸恢復實體課程,學生活動量比較不成問題,但如果仍維持線上課程,請提供他們離開座位,伸展手腳的機會。
六、多提供非同步教材與活動:這樣一來,課程就能包容更多學生的需求。過去一年我們發現,並不是每位學生都能使用高速、穩定的網路服務。非同步互動所需網路頻寬較小,代表學生能在自己方便的時間、地點觀看課程影片、參與課後討論及考試,因此能提供更平等的學習體驗。
七、鼓勵學生之間的互動:安排非同步活動時,別忘了與學生交流互動;使用Zoom上課時,也多鼓勵學生彼此的往來,即便無關課程內容,純粹寒暄社交也無妨。
原文連結:後疫情時代教學科技七大訣竅(上)、後疫情時代教學科技七大訣竅(下)
👁關注 TMCT 粉專:http://goo.gl/Ld8qVm
❤️訂閱 TMCT 頻道:http://goo.gl/oV49Th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