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 科學探究與建模能力之培養
本系列影片由臺師大科學教育研究所邱美虹教授主講,討論在12年國教下,如何培養學生探究與實作 & 建模能力。
本系列影片由臺師大科學教育研究所邱美虹教授主講,討論在12年國教下,如何培養學生探究與實作 & 建模能力。
高中化學學科中心與高雄師範大學合作的「自造者技術融入教學成果展」,利用高師大設計的 Arduino 模組化教具,應用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例如測量空氣品質、酸鹼滴定應用、氣體定律研究、自製旋光觀測器等等,將自造者精神與高中化學教學結合,為即將實施的107課綱跨領域學科研究與探索打好基礎。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探索與實作”,由鍾曉蘭老師代表提出化學學科中心的觀點。
由新北市新北高中鍾曉蘭老師講解,細說「107課綱自然領域化學科」的種種細節與革新。
"化學教室:翻轉分子"是由大甲高中廖旭茂老師、高中化學學科中心、台灣多媒體創意教學協會三方合作的創意教學影片,由學科中心推薦適合的老師(要學識淵博、口齒清晰、不怕鏡頭,還要活潑可愛,門檻簡直跟天一樣高!!),廖老師提供課程資料與自製分子動畫,最後到台灣多媒體創意教學協會的虛擬攝影棚進行拍攝與後製剪輯調整,可以算是集三方單位功力於一身!!
科園實中的化學選修課程規劃完整,在完善的實驗室中進行實驗操作,並且十分重視學生的學習歷程,特於此提供分享、回饋與觀摩。
本次的化學有效教學範例,是利用化學百寶箱來操作的微型實驗「猜猜我是誰-動手動腦學化學」,藉由操作本實驗,讓學生實際看到化學反應的現象,並達到動手操作、觀察、分析討論的教學目標,進而達成有效教學的目的。
以多重表徵的模型教學活動與教材改善學習環境,以多元評量方式評量學生的學習歷程,以多元教學活動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以多元教學活動增進學生解釋能力,以多元教學活動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