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錫瑠先生…很陌生的名字,但是提到台北的”瑠公圳 “,大家就有印象了。郭錫瑠先生本籍福建漳州,1736年(清朝乾隆元年)連同漳州族人從彰化北上台北開墾,為了引水灌溉,於是有了開發水圳的計畫,水道建設歷經22年,終於在1762年(乾隆27年),這段經過今新店,景美,公館,松山等地的水道統稱「青潭大圳」或「金合川圳」。不過最常說法為「瑠公圳」,而瑠公是對郭錫瑠先生的尊稱。
在早已都市化的台北市,瑠公圳當然已經不再有引水灌溉的功能,但仍是重要的都市排水設施,默默持續著它對民眾生活造成的影響,為了紀念先人功業和飲水思源,由郭錫瑠先生文教基金會發行的「瑠公引水3D動畫」,用簡單易懂又活潑生動的方式說明了瑠公圳的來龍去脈和歷史淵源。動畫共分三集,依序講述水稻知識、興建歷程、現今發展,該動畫也曾在「2012年臺灣米博覽會」中播放,吸引了眾多目光,利用新科技來講述舊歷史,讓已經退下歷史重擔的瑠公圳,重新活躍在大家的記憶當中,也讓身陷在水泥叢林中的台北都市人,增添了一絲絲探索鄉間農事的生活情趣。
留言
你必須 登入 才能發表評論。